災後修復農作物,沒你想的簡單

災後修復農作物,沒你想的簡單

農作物受到風災淹水,會遇到什麼情況

  1. 強風強降雨的壓力,產生機械傷害,植株表層破損有傷口,這是為什麼當天氣轉好後,出現的火燒現象,乾枯。
  2. 根部受到地上部的風力扭扯,造成根部受損、傾倒的越嚴重,根部受損的越嚴重。
  3. 淹水,讓根部無法呼吸,根系活力下降,甚至無法養分吸收。
  4. 細菌入侵傷口,壞損部位腐爛成為病菌的源頭。
  5. 天氣好轉後,田間病害危害的濃度指數上升到產生擴散性感染。
  6. 連續的陰天,葉片發育變成寬軟,越軟就越容易損傷,葉身的軟趴,讓害蟲更容易躲藏。
  7. 果實,風力產生旋轉、碰撞、跟枝條之間摩擦,產生落果、表皮損傷,賣相不佳。
  8. 田間肥力減退、流失肥份、土壤氣體不足、淤泥阻塞土壤表面。

上面講的大致上是農作物會面臨的問題,處理的方法請參考下列文章連結

水災淹水後農田復耕方法

我們這篇要講的是這篇農田復耕方法的進階版

除了基本的農田復耕方法,但也會遇到施肥恢復農作物體力問題,一般處理上有效時,還是得區分:

  1. 有效的程度到哪 ?
  2. 復育成本多少 ?
  3. 用了萬一沒效,錯過黃金搶救時機怎麼辦 ?
  4. 沉末成本(投入無法收回的資本)越高的,越不能冒損失的風險…
  5. 面臨經濟壓力,沒有維護好就沒有收入怎麼辦 ?

這些都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也無法躲避閃避這些火燒屁股的問題…

這次我們很難得遇到願意讓我們協助的農友,短短兩天半,我們讓他們看到希望,鬆了一口氣。這是實際的案例請點擊下列文字進入:

2018年8月颱風水災淹水拯救實例-辣椒

面對果樹、蔬菜、花卉、雜糧、特作、保健作物等…不同的作物別、品種,有不同的生長特性與栽培環境的複雜因素,災後的復耕並非單一一種處理方式可以健全的改善農作物的生存壓力…

為什麼務農的老一輩總說著:「腳踏實土、一枝草一點露」,是有原因的。

這也是真誠面對問題的第一步,腳踏實土,我們得踏上那塊土地,在田區四周巡走,觀察真正的問題點出在哪 ? 才能真切的解決栽培上的問題…

能就得我們盡量救,不能救的只好移除補新栽仔。

根部受損的越嚴重,我們越要往叢頭做起,並且適度的修剪地上部,減少植株體力的消耗(減緩蒸散作用),避免虛耗了。

【SENT配方B+1生技營養粉】是特別針對叢頭照顧設計的,以抗逆境的肥料組成,災後修復的第一步,給予顧叢頭的為先,使用成效不是立即長新葉,而是讓他冒芽點,芽點有在冒,代表根系有在動,芽點冒的越均勻,整園效果越齊,代表整園的恢復程度越好…

隨著植株的生長勢恢復,根據植物生長特性、生長階段,給予正確的營養補給品,是真正的合理化施肥。

【A+1】特性: 增進展葉、生長勢旺盛、秋冬成長型突破生長困境、增加逆境抵抗力、葉菜類快速成長,或運用於需要提升快速生長的栽培操作。

【A+2】特性: 增進展葉、開花、連續採收期間、生長勢與花芽同步旺盛、屬於春夏成長型突破生長困境、增加逆境抵抗力、特別適用連續採收類、花卉、結球類,或運用於需要花苞數量的栽培操作。

【B+1】特性: 顧叢頭、根部強化、減緩生長勢粗壯莖頭、促進芽點萌發、催甜轉色、引導落頭結實、開花結果增進營養吸收、澆土灌頭提升苗存活率、增加移植後存活率、對抗逆境、抗病性提升、抗倒伏、擋藤節間縮短等…

盡量不要去用植物賀爾蒙,能不用就不用,因為植物賀爾蒙給的是刺激而已,沒有實質的營養補給,於逆境下植株越容易爛,採收後儲藏期縮短…

病菌的危害在風災過後,微生物失去一個平衡,這時候使用微生物已經緩不濟急,應給予【波爾多液】(廣效性殺菌劑-有機栽培可用,不同的調配方式效果會有不同),將環境病菌濃度降至安全值。

田間的病源移除(爛掉的植物殘體),是清園的關鍵,請不要留在農地,給予病原擴散的機會…

遇到風災水災…大家都很不願意,我們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土的恢復家園吧!

好立富-聯絡我們

如果有災後復耕的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繫,我們願協助你們

最新發佈

latest release

很多人瀏覽

many people s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