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台灣的無人植保機中比較常見的牌子有大疆(dJI)、極飛(XAG)、零度、極翼(jIYI)、思翼(SIYI)、博鷹(BOYING)等…….台灣的最大的飛機公司雷虎,也有植保機在2017 年推出,這邊就不多解釋、本文以亞洲地區介紹為主,因為介紹的國家太多將會變成一場型號的對決。
無人植保機的架構大概都是四軸、六軸、四支架八軸,等雷虎的是單軸,過去的無人植保機是用純手動遙控的,然後就有專門做飛控的公司出現,包含了AB 點,RTK 系統 …等
這些都是讓我們越來越省人工的一種辦法,公升數則是從 10 公升到現在最新有 30 公升的甚至有發表未販售的版本有背負更重的重量。
DJI-八軸無人植保機MG-1S,可承載10公升水桶
我們為什麼現在要介紹無人機呢?
小編還記得第一次看到用飛機施放農藥肥料是在 ID4 星際終結者裡面,這段的鋪陳也成了 ID4 裡面最賺人熱淚的一段。
然後到了現在 2013 年開始有人用無人機做成了農藥肥料噴灑的機器,到現在每一年的進步其實很快很快,從遙控到一鍵飛行,從簡易定位到精準定位,這幾年農業的科技一植在快速的進步,也讓操作可以更為輕鬆。
只是農業科技進步的速度,比手機進步的速度更快,因為有了進步的科技做為基礎,相對應的周邊機械相應而生。
早期飛機是人乘坐在飛機上噴灑農藥,噴灑成本昂貴,且只適合超大面積耕作
之後出現這類型無人植保直升機
這是目前通用款式無人植保機
台灣從 2016 年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代耕業者投入了無人機的產業,目前日本的無人機產業,最早是由技能樹亂點的YAMAHA公司,於1997年發表亞洲區最早可購買的機型【RMAX】,日本於1993年,就有高空噴灑農藥的紀錄。1996年就有無人機造成傷亡的紀錄。
這個產業以上述的品牌,在台灣的農業變成常見的品牌,而無人機的機架來說,就成了有點模組化的結構體,當然模組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為在模組化的情況下讓維修更為便利,也讓除錯方式更簡易,
當然還有幾間公司直接專注在幾個特定的控制上面研發精進,有的公司則是邁向了更快速的地面支援,而有的公司則是往更多功能的飛行裝置前進,不論怎麼樣的細項研發都是為了讓務農可以變得更輕鬆。
待續….下一篇章支架介紹,原來大部分的飛機都是類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