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的分配方法,可以說是供給植物營養分配的方法,要供給什麼營養、多少營養、什麼階段給什麼營養、什麼氣候變化給什麼營養、遇到生理障礙、營養障礙、病害,該調整什麼營養供給,地面肥與葉面肥的組合、土質、水質、緯度、高度(高山、丘陵、沿海…)等等…這些都是肥料分配方法的基礎思考點…
一般來說,上圖只能是參考,間隔多久施肥一次,要憑作物種類、品種、栽培方法、氣候、土質等而定,非一個月一次這樣簡單。
談及肥培管理,在農業裡不只要參考作物別,確認我們種的是什麼品種,更是精準農業解決方案裡,規劃肥培管理最重要的項目。
一般作物普遍分為:育苗、移植(直播沒有移植跟定植)、定植、營養生長、花期、結果期、採收後、修枝期、過冬、開春等…根據不同作物的經濟價值,每段採收的階段會有所不同。
有的是在營養生長到具有經濟規格就採收了,不會有後續的花期之後的發展,這類的作物有葉菜類、茶等…。
以五大類來說,果樹、蔬菜、花卉、雜糧、特作,都有不同栽培目的去達成經濟價值。
因此肥培管理的方式皆有不同,其中每塊土地的特質也有不同,所以種植較廣的農友,雖然都種一樣的品種,用同樣的管理方式,仍會有不同的產量與品質的問題。
這些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
方法一、紀錄
方法二、詳細記錄什麼?氣候、產量、肥培管理內容、用藥紀錄、生長狀況、病蟲害情況
方法三、用詳細的紀錄去分析,至於該怎麼判讀這就是功夫,也是好立富農業的強項!
方法四、根據判讀結果調整。
方法五、調整時,根據當下的氣候條件變化,再做微調!!
以植物營養師的角度去看待,就能了解為什麼要先把脈在給正確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