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注意事項:
- 始花期,莢果形成期及莢果充實期給予灌溉,以增加產量。
- 生育期注意防治葉斑病,銹病,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小綠葉蟬,小黃薊馬及赤葉璊等病蟲害。
- 莢果成熟後期應注意田間排水,避免籽實於果莢內發芽,影響產量及品質。
選擇正確的土壤:
砂質壤土(sandy loam,含砂粒50~70%,粘粒15~20%)、壤質砂土(loamy sand,含砂粒70~80%,粘粒10~15%)及砂土(sand,含砂粒85%以上,粘粒10%以下)等排水容易的土壤,有機質含量2.5%以上,均適合種植落花生。
播種期:
地 區 | 春作 | 秋作 |
北 部 | 2月上旬~3月中旬 | 7月上旬~8月中旬 |
中 部 | 2月上旬~3月上旬 | 6月上旬~8月上旬 |
南 部 | 1月下旬~3月中旬 | 6月中旬~9月上旬 |
台 東 | 1月上旬~2月上旬 | 6月上旬~7月中旬 |
花 蓮 | 2月上旬~3月上旬 | 6月下旬~8月上旬 |
澎 湖 | 3月上旬~4月上旬 |
品種生長特性:
台灣現有栽培最廣的品種大致分為兩大 類,一為西班牙型如:台南14號、台南選9 號、台農7號等皆屬之,為台灣主要栽培類 型,佔總生產面積80%以上;另一型為瓦倫西 亞型如:黑金剛及花仁等地方栽培種,為近幾年來市場新興熱門產品。台灣栽培落花生為配合機械採收作業,品種選育目標主要為植株直立、矮化抗倒伏特性之品種。
其它栽培特點包:
- 栽培容易:生育期短,春、秋作均可栽培 (春作:西班牙型約120天、瓦倫西亞型約 135天,秋作:西班牙型約110天、瓦倫西亞 型約120天)。
- 屬於矮性作物,有利於配合輪作或間作以及 稻田轉作。
- 適應性廣:具有耐旱、耐瘠、耐風等特性, 根系較淺(25cm內),除粘重土壤不宜栽 培外,旱田、水田、河川地、淺山坡地均可 栽培。
- 屬豆科作物,與根瘤菌共生時可固定空氣中 游離氮素,因此需肥量較少,地力消耗亦少。
- 落花生之子房柄必須伸入土中才能發育,故 需整地以促進通氣,作畦栽培有利於栽培管 理及機械作業,並有助於提高產量。
- 整地作畦、播種、覆土、鎮壓及採收都可完 全機械化作業,節省大量人力。
- 栽培密度及播種量:作畦栽培一般每畦種植 兩行,畦寬90∼100公分,株距為8∼10公 分,每穴播一粒為宜。播種量則可依種子千 粒重、發芽率、行株距之大小及每穴粒數 予以估算,估算公式為:播種量(公斤/公 頃)=(100×千粒重×每穴粒數)/(行距 ×株距×發芽率)。
- 落花生對土壤的肥瘠選擇不嚴苛,土壤反應以pH 6.0∼0最為適宜,即使在貧瘠土壤行 適宜的肥培管理亦可獲得理想的收量。
施肥:
- 播種前的基肥:在整地時將基肥 撒施於土壤,使於翻耕整地時均勻混入土中,再直接以播種機同時完成作畦及播種作業。
- 播種後之追肥:落花生追肥一般於田區植株開花後10∼15天後,配合中耕培土作業,將 肥料撒施於畦溝,並於中耕培土時覆蓋入土壤。
- 播種出苗後跟著農藥使用2次B+1,大約間隔一週。
- 開花前一週或大約播種後30~33天左右使用A+2,或開花前跟著農藥一起使用。
- 花期後下針期使用1次B+1,隔15天再1次,等收果前20~25天噴1次B+1增加營養回流,增加果實膨果期的重量。
施肥備註:
有關基肥調整土壤PH並補充鈣質,砂質土壤每公頃可施用2,000公斤消石灰,質地中等土壤可施用2,000~4,000公斤,粘重土壤可施用4,000~6,000公斤。三要素全量當基肥於整地前撒施,石灰於播種前約一個月撒施,並予耕犁使與土壤充分混合。
種子預措:
應選用飽滿完整之上期作收穫種子,且發芽率需在85%以上。為提高種子田間發芽率,可在播種前以50%大克爛可濕性粉劑(每公斤種子使用2~4克)拌種消毒,拌藥劑需戴手套。
時期 | 肥料品項 | 用量(分地) | 稀釋倍數 | 備註 |
種子殺菌 | B+1 | 50g | 1000倍 | 與農藥一起使用,進行種子消毒,同時種子同步覆肥 |
播種出苗後
(使用兩次) |
B+1 | 100g | 1000倍 | 跟農要一起,使用兩次,或單獨使用 |
開花前7~10天
(使用一次) |
A+2 | 50g | 1000倍 | 可與農藥一起使用或單獨使用 |
花期後下針期
(使用一次) |
B+1 | 50g | 1000倍 | 可與農藥一起使用或單獨使用 |
接續前次
10~15天後 再使用一次 |
B+1 | 50g | 1000倍 | 可與農藥一起使用或單獨使用 |
收果前
(使用一次) |
B+1 | 50g | 1000倍 | 可與農藥一起使用或單獨使用 |
一分地方案總共使用:
(使用50g規格包裝成本為690元/分地或使用1kg規格包裝成本510元/分地) |
栽培密度及播種量
栽培密度及播種量依落花生品種而異。Spanish型(直立性)品種平畦栽培之行距×株距為40~45×8~10公分,每穴播種一粒為宜,作畦栽培一般每畦種植兩行,畦寬90~100公分,株距為8~10公分,每穴播種一粒為宜。Virginia型(匍匐性)品種平畦栽培之行距×株距為45~50×15~20公分,作畦栽培方式與Spanish型品種相似,唯株距加寬為15~20公分,目前台灣推廣的栽培品種除因應澎湖地區風大所育成的澎湖1、2、3號落花生為匍匐種外,餘皆為直立性的Spanish型,大多採行機械作畦栽培。播種量則可依種子千粒重、發芽率、行株距之大小及每穴粒數予以估算,估算公式為:播種量(公斤/公頃)=(100×千粒重×每穴粒數)/(行距×株距×發芽率);落花生台南11號千粒重627公克,台南14號千粒重為681~707公克,發芽率應為95%以上種子,代入公式可得播種量,機械播種的播種量為每公頃150~180公斤種子。
整地和作畦播種
落花生播種前需以曳引機附掛迴轉犁整地2次,將田區犁鬆及犁平,第一次整地與第二次整地的間隔約2~5日,視田區溼潤程度、太陽日曬與播種時間而定,此2次整地有助於將雜草及病菌昆蟲翻起曝曬,以及碎土有利於作畦。此外,前期作最好為水稻田前作,綠肥前作或玉米等禾穀作物,水田輪作可降低病蟲害為程度,如降低根瘤線蟲的密度;避免前作為豆科如大豆、毛豆、綠豆、花生等,若前作物為玉米,由於玉米稈較粗壯,整地時應注意將曳引機放慢速度,讓迴轉犁有效地將玉米稈打碎。整地後可以兼行作畦與播種,播種機有真空播種機及機械牽引式播種機,機械作畦播種約在3~5小時可以完成1公頃的播種,作畦兼播種後的畦面宜平,畦表宜直,畦寬約90~100公分,株距8~10公分,畦溝約20公分深,播種量為每公頃180公斤種仁;第一次整地時避免將土壤撥成高低不平的土丘,則作畦後的畦面平整,有利於灌溉;良好的整地和作畦可提高10%落花生的產量和莢果充實度。
播種後除草與灌溉
播種後落花生尚未發芽出土前以45.1%拉草乳劑,每公頃4~5公升,稀釋200~300倍,或以34%施得圃乳劑,每公頃5~6公升,稀釋180~200倍,均勻噴施於土壤表面,可防止禾本科與闊葉草種子萌芽,落花生萌芽後到開花約有30天的幼苗生育期,需至少灌溉一次,開花期應暫時停止灌溉,灌溉時水淹至畦面應即放水。
若田區在開花前禾本科雜草較多,因為禾本科雜草具有走莖、匍匐莖等較難防除,可以使用25%剋草同(1996年)、20%西殺草(1997年)、17.5%伏寄普等乳劑在落花生萌後噴施,三合一的環殺草+本達隆+亞喜芬的田間立即混合型乳劑是1998年新藥劑,可防除禾本科、闊葉草及部份莎草科的土香對馬齒莧、野莧、刺莧等莧科雜草較無顯著效果,但此劑對落花生幼苗會產生藥害,經保持田土溼潤3~7天後可自然消失。
落花生田萌前雜草防除方法:
藥 劑 名 稱 | 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 稀釋倍數(倍) | 備 註 |
34%施得圃乳劑(Pendimethalin) | 5~6公升 | 180~200 | 萌前殺草劑 |
10%拉草粒劑(Alachlor) | 20~24公斤 | 萌前殺草劑 | |
45.1%拉草乳劑(Alachlor) | 4~5公升 | 200~300 | 萌前殺草劑 |
落花生田萌後雜草防除方法:
藥 劑 名 稱 | 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 稀釋倍數(倍) | 備 註 |
20%西殺草乳劑
( Sethoxydim ) |
2公升 | 500 | 防除如牛筋草等禾本科雜草 |
17.5%伏寄普乳劑
( Fluazifop-butyl ) |
1公升 | 每公頃稀釋至600公升 | 防除如牛筋草等禾本科雜草 |
25%剋草同乳劑
( Clethodim ) |
0.8公升 | 稀釋至600公升 | 防除禾本科雜草 |
37%[本達隆(Bentazon)+亞喜芬(Acifluorfen)] | 2.0公升 | 稀釋至600公升 | 三合一葯劑,可防除禾本科及闊葉雜草多種,惟施葯初期落花生有輕微葯害,保持田土溼潤約5~7日可消失。 |
田間立即混合藥劑10.9 %環殺草(Cyclorydim) | 2.4公升 | 稀釋至600公升 |
目前主要的落花生栽培品種
品種 | 育成年 | 相對產量(公斤/公頃) | 剝實率 (%) |
千粒重 (g) |
主 要 特 性 | |
春作 | 秋作 | |||||
台南選9號 | 1966 | 2611 | 2279 | 74.1 | 435 | 剝實率高,籽粒小,焙炒香氣佳。 |
台南11號 | 1986 | 2757 | 2476 | 71.6 | 627 | 產量穩定,目前主要栽培品種。 |
台南12號 | 1993 | 2965 | 2485 | 71.1 | 597 | 莢果腰身明顯,莢殼薄,產量豐。 |
台農6號 | 1995 | 2712 | 2343 | 65.0 | 697 | 莢粒大,籽粒飽滿,植株不易倒伏。 |
澎湖3號 | 1996 | 1660 | - | 66.5 | 499 | Virginia型,耐旱、耐鹼、耐風。 |
花蓮1號 | 1997 | 3411 | 2807 | 69.4 | 631 | 不易發生葉部黃化,中大粒莢。 |
台南13號 | 1998 | 3473 | 2444 | 66.4 | 652 | 厚殼且果莢黑斑病罹病度低,焙炒風味佳。 |
台南14號 | 1998 | 3375 | 2506 | 67.7 | 707 | 大莢大粒,適合鮮食與小包裝種仁上市。 |
病蟲害管理
一、蟲害
夜蛾類
包括斜紋夜蛾、番茄夜蛾、甜菜夜蛾及銀紋夜蛾(Trichoplusiani)等四種。夜蛾類之防治以往以化學藥劑為主,1992年對斜紋夜蛾、蕃茄夜蛾及甜菜夜蛾等正式推廣畢芬寧外,1990年以後使用畢芬寧或護賽寧等兼治其他害蟲包括葉瞞等。對農藥因易發生抗性,必須以不同藥劑輪流使用。自1983年開始於落花生全栽培期間用斜紋夜蛾及甜菜夜蛾之性費洛蒙作全面誘殺,效果不錯,可減少施藥1~2次。
落花生小黃薊馬1988年發生面積率多達29.1%,為僅次於夜蛾類之主要害蟲,若、成蟲均在落花生未展開的嫩葉內危害,至開花期部份移至花朵內;防治夜蛾類同時可防治本害蟲。落花生小綠葉蟬(落花生小綠浮塵子),以8至11月發生密度最高,即秋作落花生被害較嚴重。幼、成蟲均在嫩芽或葉片吸汁危害。本蟲發生與降雨有密切關係,易發生於10月以後之乾旱期,目前因秋作提前於8~9月間播種,每年雖有發生,但不嚴重,自1976年以後發生面積率均在0.1%以下,現已非主要害蟲。
落花生夜蛾類防除方法:
藥 劑 名 稱 | 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 稀釋倍數(倍) | 備 註 |
9.4%六伏隆水懸劑(Hexaflurmuron) | 0.3公升 | 2,000 | 採收前7天停止施藥。 |
2.8%畢芬寧乳劑 ( Bifenthrin ) |
1公升 | 1,000 | 採收前14天停止施藥。 |
落花生赤葉瞞(落花生紅蜘蛛)
若逢天氣乾旱,常導致大發生,如1980年及1991年,發生面積率分別為8 及 6 %,目前仍為主要瞞害之一。以11至1月間,即秋作落花生生育後期發生密度最高。卵產於葉片,成、幼蟲均群棲於葉片凹部取食危害,嚴重時葉片黃化枯萎而脫落。目前仍以化學藥劑防治為主,自1965年開始正式推廣硫滅松乳劑、百瞞克可濕性粉劑及得脫瞞乳劑,大克瞞乳劑及滅加松乳劑等,1993年推廣歐瞞多乳劑至今。
落花生赤葉瞞(落花生紅蜘蛛)防除方法
藥 劑 名 稱 | 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 稀釋倍數(倍) | 備 註 |
68.1%歐瞞多乳劑 ( Propargite ) |
0.5公升 | 2,000 | 1.採收前7天停止施藥。 2.施葯時必須側面噴射,噴到葉背、葉面、葉柄等部位。 |
主要蟲害綜合防治
進行主要蟲害防治藥劑篩選及聯合防治試驗工作,依其結果配合性費洛蒙等,訂出綜合防治方法供農民應用。
落花生主要蟲害綜合防除方法
落花生生育期 | 防 治 對 象 | 處 理 方 法 |
全生育期間 | 斜紋夜蛾 | 性費洛蒙2站/公頃 |
甜菜夜蛾 | 性費洛蒙8站/公頃 | |
生育初期 | 斜紋夜蛾、薊馬 | 畢芬寧乳劑 |
生育中期 | 銹病、葉斑病、夜蛾類 | 菲克利水懸劑、(或比多農乳劑、得力克乳劑)。 |
薊馬、豆蚜、葉𠕇 | 加畢芬寧乳劑(或護賽寧乳劑) | |
生育後期 | 主要害蟲 | 必要時除蟲菊劑一次 |
病害
落花生白絹病被害株外觀呈失水狀乾枯變壞疽,且附上一層白色絹狀菌絲,可往外蔓延,於土表形成放射狀之菌絲束,挖開土表可見被害之豆莢腐敗,亦可見白色菌絲纏繞其上。本病原菌寄主範圍非常廣,在本省可為害45科131種以上作物。落花生銹病病葉表面形成黃色斑點,其背面漸隆起而形成夏孢子堆,表面破裂後放出銹褐色之粉末為夏孢子。本病藉空氣傳播,可以8.8%環克座溶液、25.9%得克利乳劑或40%四氯異苯㜍水懸劑防治,但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落花生葉斑病葉片上初生黃褐色圓形之小斑點漸次擴大,表面呈淡褐色,葉反面則為紅褐色至黑色,本病可藉病葉及空氣傳播,以80%錳乃浦可溼性粉劑防治。
根瘤線蟲幼蟲侵染根部則產生類似串珠狀之根瘤,引起植株矮小、黃化及提早落葉等病徵。豆莢及莢柄被侵害,則引起腫狀瘤而畸型。其傳播途徑,為經灌溉水、污染土壤及病豆芽殘殼媒介傳播,水旱田輪作有助於減輕發病。
落花生根瘤線蟲防除方法
藥 劑 名 稱 | 每公頃每次施藥量 | 備 註 |
1%丁基加保扶粉劑(Carbosulfan) | 200公斤 | 播種當日應開溝15公分條施之,即可播種。 |
10%芬滅松粒劑(Fenamiphos) | 15公斤 | 播種當日應開溝15公分條施之,即可播種。 |
3%加保扶粒劑(Carbofuran) | 60公斤 | 播種當日應開溝15公分條施之,即可播種。 |
購買此方案附有:
額外資訊
規格 | 50公克6包入 |
---|---|
包裝材質 | 鋁箔易開包 |
作用範圍 | A+2: |
使用方法 | 1. 稀釋1000倍後做葉面施肥。 |
登記 | 肥料品目:雜項複合肥料(6-05) 肥料品目:雜項複合肥料(6-05) |
原料名稱 | 尿素、磷酸一銨、磷酸一鉀、氯化鉀、硫酸鎂、硼酸、硫酸錳 |
性狀 | 固態,粒狀、粉狀 |
適用作物 | 水稻、蔬菜 (果菜、葉菜、花菜、根菜、莖菜、菇葷、蔥類)、果樹 (常綠果樹、落葉果樹)、花卉 (切花、盆花、球根、觀葉) 、糧食作物、保健作物、特用作物。 |
注意事項 | 1.勿過度施肥,肥料存放時請保持乾燥,施用後遇大雨或砂礫地,應酌量追加使用量。 |
製造地(國) | 台灣 |
您可能也喜歡…

馬鈴薯 栽培方案(1分地)
NT$480